下午四点半, 南京江北新区泰山小学的操场上,女足队已经开启训练。
天气进入“速冻模式”,寒风却丝毫没 有影响她们的热情。 “注意穿插跑位!”“打门!好球!” 奔跑、传 接 球、射门 , 呐喊声 与欢呼声 交织 ,气氛热烈 。
这群年仅 10岁的女孩们,小小身影里是大大能量——7月、9月,她们接连捧起两座省级冠军奖杯;近年来,区级以上的冠军更是拿了十几个,是名副其实的“小孩姐”。

小北带着好奇
走近这群女足小将们
用镜头记录她们
热血奔跑的日常
哨声响起,无论风雨
成为“小孩姐”,并不容易。一周6天训练,每天训练不少于90分钟,这是球队立下的“硬规矩”。无论是近40℃的酷暑,还是零下3℃的冬日,女孩们的训练风雨无阻。
“因为比赛时的天气无法预料,所以什么天气都要适应。”教练黄杨的话简单,却也直接:面对未知的比赛,孩子们所要磨炼的,从不只是球技,更是体能、韧劲与意志力。
守门员在一遍遍练习扑救
比赛中的亮眼瞬间,大都源自日复一日“不起眼”的练习。球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,想要把握住,唯有千万次的默默努力。
“我是最靠近守门员的人,只要对手的球越过了我,那就有50%的可能打门。”黄蕊是球队队长,在队里担任中后卫。对她而言,所有的练习,都是为了在赛场上铲掉这50%的可能,并争取新的攻势。
即使练到腿软得爬不动楼梯,球鞋磨烂了四五双,黄蕊也从未松懈。而每一位队员,都是如此。
队员们在“一对一”对抗
一次次站上大赛的最高领奖台,女孩们也有着刻在骨子里的好胜心。平时的练习赛,她们常常选择对阵同年龄段的男子强队。即使要面对体能、力量、身体素质上的差距,每一次拼抢、对抗也“寸步不让”。
“认真踢,就是要赢。”黄杨说,孩子们对胜利的渴望“超乎寻常”。每次输球,她们会一起掉眼泪,但擦干泪,又马上投入训练——也许不能一直赢,但要一直拼,拼着拼着,就赢了。
场上“小老虎” 场下“小麻雀”
训练场上,有热血沸腾,也有可爱瞬间:有人摔倒时,便是好几双小手齐刷刷伸过去扶;前一秒还在为丢球彼此埋怨战术的几人,下一秒又在休息时互相卖萌逗乐;不训练的时候,大家也互相约着去家门口的球场切磋。
每当有人问她们,踢球收获了什么,女孩们总会异口同声回答——“快乐”。最纯粹的快乐,亦是最纯真的热爱。
教练黄杨在场上指导
竞技体育的路上布满荆棘。对姑娘们来说,收获快乐的同时,也注定要承受些什么:拉伤、磕碰总是在所难免;烈日在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记;奶茶、小蛋糕,从不在食谱清单内;就连暑假也比其他同学短得多……
“孩子们从不抱怨,我们能做的就是竭尽可能支持她们。”在黄杨和同事们的手机、电脑里,总是存着各种比赛的录像,复盘笔记和训练材料在案头叠成厚厚一沓。教练团同样以专业坚守,成为姑娘们最坚实的后盾。
市队队员们统一餐食
训练结束,已接近7点。食堂阿姨早早备好了营养餐,她们清楚每个孩子的口味,也知道什么样的膳食搭配有助于成长。每盘餐点,都是对这群“小女儿”的无声疼爱。
学业也从未被落下。女足队员们全部编入普通班级,与其他同学一起上课。因外出比赛频繁,队员们时有缺课,老师便用休息时间为她们补上进度。针对希望走职业路线的队员们,上级主管部门协同各方力量,努力打通了足球人才升学渠道,让她们得以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,也帮她们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一部分奖杯
截至目前,泰山小学女足队共在区级以上赛事收获23次冠军、摘得52项荣誉。奋力奔跑的女孩们,已经成为校园绿茵场上闪闪发光的存在。
作为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,泰山小学也先后为省、市、区各级代表队及精英训练营输送多批女足人才。以尤雅欣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足队员先后入选女子国家队各级梯队,江北小将正成长为国争光的“铿锵玫瑰”。
女足队员们的个人海报
如今,在泰山小学走一走,总能看到一道独特风景:女足队员们的自信身影与梦想感悟,被学校制成个人海报,高高悬挂于教学楼间。这不仅是荣誉,更是尊重与珍视。
这份榜样的力量,感染着整个校园。队员们有了许多低年级的“迷弟迷妹”,每次训练,场边总不乏热切的目光。渐渐地,爱上足球、投身运动的孩子越来越多。甚至在放学后,你还能看见附近幼儿园的娃娃们走进学校,在这片绿茵场上,跌跌撞撞地踢出他们的“第一脚球”。
天色已晚 队员们仍在训练
拍摄快结束时,我们问黄蕊——升上高年级、进入初中后,还会继续踢球吗?
“当然会!我的下个目标是进省队!”女孩笑着说,曾经不懂球、不看球的爷爷,都成了她的忠实球迷;她也喜欢在绿茵场上奔跑的感觉,风吹过耳畔,每一次冲刺,都无比喜悦。
有热爱,有支持,足球滚动向前,奔赴的是梦想。“小孩姐”们,加油呀!
素材来源 | 教育和社会保障局
图/文 | 范馨儿、高媛
发布 | 徐雅莹、吴小荣
审核 | 王馨
热门赛事
最新直播
热门球队
今日新闻
体育录像